来源:探索啦(www.tansuola.com)编辑:xiaokk 时间:2018-09-23 06:11:05 手机版
翻开历史的画卷,会发现有许多像范仲淹一样,发奋苦读,成就大业的人。范仲淹二岁而孤的故事,以朴实的文字,介绍了一代名家范仲淹幼年丧父,仍坚持发奋读书,最终位极人臣的励志故事。范仲淹二岁而孤,不畏少年时的贫苦,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来改变命运,值得每一个人学习。
范仲淹,北宋名臣,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。范仲淹二岁而孤的故事,讲述了他少年丧父,但胸怀大志,以天下为己任,发奋苦读的故事。
在历史上少年家贫,但苦学成材的人有很多,比如“凿壁偷光”的匡衡,“囊萤映雪”的孙敬等人。
范仲淹二岁而孤的故事,同样是一个苦学成材的故事,用范仲淹的人生经历,告诉我们:只有发愤图强、勤奋学习,才能创出一番大事业。
一个人不怕少年穷,只怕自己不努力。在少年时代,能够刻苦学习,吃苦耐劳,敢于磨砺自己,则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。
范仲淹二岁而孤,家贫无依。少有大志,每以天下为己任,发奋苦读,或夜昏怠,辄以水沃面;食不给,啖粥而读。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。乃至被谗受贬,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。
仲淹刻苦自励,食不重肉,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。常自诵曰“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也。”
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,家中贫困没有依靠。范仲淹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,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,发奋苦读,有时晚上疲倦了,就用冷水洗脸;连饭也吃不上,就吃粥坚持读书。
范仲淹做官以后,常常谈论天下大事,奋不顾身。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,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。
范仲淹刻苦读书、勉励自己,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,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。
范仲淹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:“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,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。”
范仲淹的一生,通过自己的拼搏进取,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走上了人生的辉煌之路。从范仲淹二岁而孤的故事,以及范仲淹苦读的故事中,均可以看出范仲淹少年心有大志,志存高远,并坚持不断地努力,才有了后来的成就。
范仲淹在仕途上,虽然一直经历坎坷,但从未想过放弃,仍一心辅佐宋仁宗治国理政,推行“庆历新政”,虽然新法的执行并不顺利,且最后以失败而告终,但范仲淹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。
范仲淹在文学上的成就,也是后人所不能及的。范仲淹在宋词上的研究与成就,无人能望其项背。范仲淹的诸多名作,如《岳阳楼记》、《渔家傲》等,均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。
范仲淹(989-1052年),字希文,汉族,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教育家,世称“范文正公”。
范仲淹少年家贫,但胸有大志,以天下之忧为己任,发奋苦读,终成一代良将与贤臣。在北宋宋仁宗时,担任右司谏。
景祐五年(1038年),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,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,采取“屯田久守”方针,协助夏竦平定叛乱。
庆历三年(1043年)富弼、韩琦等人参与“庆历新政”。提出了“明黜陟、抑侥幸、精贡举”等十项改革建议。历时仅一年。后因为遭反对,被贬为地方官,辗转于邓州、杭州、青州,晚年知杭州期间,设立义庄。
皇佑四年(1052年)病逝于徐州,谥文正。范仲淹的谥号“文正”,这是古代文臣在死后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,也是天下的文人们最盼望得到的一个谥号,足见宋朝皇帝对范仲淹一生功绩的肯定与赞誉。
在古代自秦汉以来,有一种酷刑称之为宫刑,是一种让人生不如死的刑罚。那么,宫刑究竟是什么,宫刑对人的伤害,真的有如此之深吗?宫刑又称阴刑,一般是指阉割男性生殖器,使其丧失生殖能力的一种刑罚。...
在清朝历史上,孝庄太后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,而关于孝庄太后的死因,孝庄死后未与皇太极合葬,也一直是历史爱好者们关注的话题,那么孝庄太后怎么死的,孝庄死后为什么没有与皇太极葬在一起,一起来了解下。...
在清朝的众多皇后与皇太后中,孝庄太后占据着至高重要的位置,她是顺治的生母,她是康熙的祖母,要说孝庄太后有多厉害,要说孝庄太后厉害在什么地方,在她的一生中助儿子与孙子登上皇位,就可见其厉害之处。...
一提起孝庄皇后,就要提到皇太极与多尔衮,这两个男人都喜欢孝庄,尤其是多尔衮更是情迷于孝庄,在皇太极死后,更是痴痴追寻孝庄,那么孝庄究竟有多漂亮,孝庄年轻时长什么样,一起来了解下。...
雍正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,雍正在位的十三年的时间里,对清朝的机构和吏治做了很多的改革,比较如他设立军机处。有网友好奇:雍正皇帝设军机处的目的是什么?军机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?军机处是不是中央机构?军机处什么时候被废除的?...
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逊位,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为压抑黑暗的时刻。在大清国摇摇欲坠的六十年间,内忧外患、国运多舛,几多名臣心怀天下,可惜并不能阻挡侵略军的入侵。...
在清朝晚清时期,各国列强都想到中国分一块蛋糕,法国便是其中之一。1884年5月到1884年9月,中国经经历了“北黎事件”、“马尾海战”事件之后,使得福建海军几乎全军覆没,中法战争也正式宣告爆发。...
1885年3月25日至28日,晚清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在镇南关打得法国丢盔弃甲,击毙法军1000人以上,法军残军逃到了海岸线。但最后法军却不胜而胜。有网友好奇:晚清时期中法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?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是怎么回事?...
在抗战时期被大家所传唱的,不仅有虎虎生威、豪情万丈的军歌、战歌,还有很多充满深情、讴歌抗日英雄和抗日精神的小曲调。相信在很多的记忆里边,小学第一节音乐课,学过一首名叫《歌唱二小放牛郎》。...
说起石井四郎,大家都知道他是731杀人部队的指挥者,因为他的所作所为,使得中国许多抗日有志之士、老百姓都死于他,但提起荒木贞夫,很多网友就不知道了。可以说没有荒木贞夫,就不会有石井四郎的971杀人部队。...